二、地热、温泉勘查的主要成果
1、丹东市五龙背温泉水文地质详查
1978—1980年,七队在开展1:20万丹东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期间,在五龙背施工三个热水普查孔,扩大了五龙背地下水热水分布范围。1980年,辽宁省地质局以辽地地字(1980)第289号文委托七队开展五龙背—炮手营子—汤池一带地下热水普查工作,其中五龙背地段为详查评价。七队于1981—1983年开展了五龙背地热详查,完成了1:5000水文地质调查面积5.2km2,施工钻孔6个,总近尺2806.94m,钻孔抽水4个,8个落程以及物探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法、垂向电测深及五极电测深法、水质分析等,于1984年8月提交《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温泉水文地质详查报告》。项目组工作人员:张作佳等。详查成果表明,五龙背地下热水主要热储构造为北西向F1断裂,热异常面积0.5km2,热水主要赋存在印支、燕山期花岗岩、闪长岩断裂破碎带及构造裂隙中,为裂隙深循环型地下热水,最高孔口温度78℃,单井最大出水量1389.3 m3/d,C级可开采资源量4307 m3/d。热水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钠型,矿化度小于0.5g/L,水中氟含量6.12—12mg/L,偏硅酸含量88.4—104mg/L,为硅氟型医疗热矿水。
1992年我队与铁路五龙背疗养院签订温泉井合同,当时施工3口井,深度分别为120米、342米和500米,先施工的两个浅井均报废,但最后施工的500米深井取得成功,抽水温度73℃,单井最大出水量1200 m3/d,达到合同标准。
1994年七队与五龙背天池宾馆签订一口温泉井合同,合同额40万元。前期物探勘查,设计聘任温泉管理所物探高级工程师林丕佳同志为项目负责人,通过物探测深工作确定温泉井位一处,井深500米。实际钻探只用18天就完成了设计的500米工作量,抽水结果温度68℃,单井最大出水量950 m3/d,满足了甲方的各项指标要求。
1996年-2003年先后为辽宁省荣军疗养院、丹东市检察院培训中心及五龙背政府施工3口温泉井,均取得成工,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参加人员姜志远、郭永波、赵福军、赵荣波和孟宪伟等。
2008年由振安区政府招商,在五龙背温泉区外围为丹东市金海集团建设的温泉小镇审批一口温泉井,当时先由北京某单位进行物探及钻探530米工作量,结果为干井。2009年我队接手该项目,物探物探工作设计并施工一口温泉井。完成主要物探方法为大地电磁测深78个物理点,加密电测深32个物理点,设计井深600米,实际完成598米,抽水试验结果,出水温度58℃,水量430 m3/d,圆满完成合同签订的温泉水各项指标。金海温泉小镇成功施工的温泉井由物探高级工程师郭永波设计。
2、丹东市炮手营子地下热水详查
炮手营子温泉位于丹东市郊,距丹东市18公里,炮守营温泉早在1982年-1985年投入了面积性的视电阻率垂向测深472个物理点、联合剖面1559个物理点、五极测深40个物理点等方法。当年通过浅层测温孔测量圈定一条北东走向、长度大于1000米的地温异常带,经钻探揭露其与该区的热储构造走向基本一致。1984年在热储构造的北东一侧(温泉点附近)为丹东市疗养院施工一口温泉井,抽水温度54℃,水量680T/d。
1996年经辽宁省地质矿产厅下达,由七队承担的丹东市炮守营温泉勘查项目。物探测深工作,完成了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法584个物理点、垂向电测深96个物理点、五极纵轴测深9个物理点,设计一口温泉井位,井深255米。经钻探揭露:在205米见到热储断裂带,温泉水自流,水温53℃,水量18T/h。项目组工作人员:张风清、姜志远、李文、姜英德、孟宪伟、张勇、郭永波、孙运道。于1997年12月最终提交了《丹东市炮手营子地下热水勘察报告》。工作成果:查明了地热异常区地质构造、控热断裂空间形态、地温场、水化学场特征、地下热水赋存条件、补给及动态变化规律。对地热资源进行了概算,扩大了该地热的资源前景,计算了未来地热水可开采量720t/d。井位设计人郭永波,物探负责人孙运道。
2011年由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下达地热勘查88号文件,对炮守营子温泉进行进一步勘查,提交地热开采井一眼。投入的方法为水文、物探、测量及钻探工作。地热井位确定主要由物探来确定,完成物探各方法工作量为:高精度磁测17.06km2、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法432个物理点,加密电测深法456个物理点、大地电磁测深法(MT)375个物理点,综合测井5400米。经过综合物探方法的成果解译,确定在炮守营子原温泉区的西南方向1300米的位置设计并施工温泉井一眼,井深974米。在280-340米揭露浅部小的热储构造,水温28℃,水量13T/h。当钻进井深932米-939米时揭露主要的热储断裂带,终孔抽水结果水温60.2℃,水量36T/h,将自古以来丹东市炮守营温泉水水温54℃提高到60.2℃,温度的提高可以充分发挥地热能的效益,本次地热勘探成果取得了重大突破。项目负责人郭永波、姜志远,参加人员张健、唐秀静、刘金鹿、刘志军等。
3、凤城市宝山地下热水勘查
凤城市位于辽东半岛东南部,中国名山—凤凰山位于城东南,为国家级名胜区,以自然风光雄险奇秀而闻名天下。宝山温泉位于凤城市西南宝山镇汤池村,距凤城市38公里。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及丹东市矿管办立项进行凤城市宝山地下热水资源勘察,委托七队承担此项任务。项目起止时间2000年11月至2001年5月结束。
宝山地下热水的勘察目的是:调查了解宝山地热资源类型、水温、水量及水化学特征;初步确定控热构造的走向及形态,为今后勘查指明方向。
任务是开展地面调查,地球物理勘探等综合手段圈定热异常范围,确定热储构造走向为北西向,在有利部位施钻,揭露热储构造,对热水资源作出评价。
本次勘查基本查明了宝山热矿水出露和赋存水文地质条件;勘查孔水温46℃,降深5.9米,涌水量720t/d,水温、水量均有新突破;宝山热矿水属偏硅酸、氡型医疗矿泉,具良好的医疗价值。
项目工作人员姜志远、郭永波、司宝臣、曾湘敏。
4、辽宁省东港市椅圈地热勘查
椅圈地热田隶属于辽宁省东港市椅圈镇,温泉距东港市西30公里,温泉出露于黄海北部海岸的滨海平原上,南距黄海4公里。
1979—1981年,七队在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期间,首次对椅圈地热田进行了施工勘查,施工了5个勘探孔,初步圈定了热异常分布范围,揭露了热储构造走向、倾向,取得了必要的水文地质参数。1981年施工的zk13号孔在36-43米揭露热储构造带,孔口温泉水自流,水温70℃,水量13T/h。
2007年5月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以辽国资项发【2007】34号文关于《东港市椅圈、北井子地热勘》通知要求,下达七队承担完成。同年5月编写设计,12月完成地热井施工,翌年2月提交报告。
本次工作查明了地热资源特征,从地热源、地热流体通道、热储等方面做了分析,表明了该地热资源属断裂深循环型,确定了主要热流体通道断裂,进行了地球化学温标计算。当年投入电剖面法,完成物理点680个,电测深68个物理点,综合测井1000m。在疗养院院内设计温泉井一眼,井深度200米,当钻进到175米时,温泉水自流,井口抽水水温69℃,日出水量840m3。继续加深到192米时,揭露主要的热储构造带,到200米时终孔,井口抽水水温71℃,日出水量1320m3,勘探效果良好。
项目负责人姜志远,由蒋万平、郭永波、李金珅、曾湘敏、张兆军、李彦卿等人参加完成。
5、辽宁省东港市北井子地热勘查
东港市位于辽东半岛东南端,东依鸭绿江,南临黄海,北井子地热田隶属东港市北井子镇,距东港市20公里,泉南5公里为黄海岸线。
1979—1981年,七队在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期间,首次对北井子温泉进行了施工勘查,施工钻孔1个。初步确定了热储构造的走向,钻孔揭露了热储构造,取得了水温,水量等必要的水文地质参数。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此次勘查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利用浅层测温,圈定地温场平面形态。再利用地面物探,包括联合剖面法对称四极测深,高精度磁测,浅层地震等综合物探手段,与浅层测温拟合,综合确定地温场空间形态。并利用以上综合方法确定热储构造的走向,倾向。选择有利井位施钻,揭露热储构造,通过抽水试验、取样,对地热资源作出评价。
勘探期间施工一口勘查井,在35-42米见到热储构造,抽水水温50℃,日出水量1050m3。
2004年5月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以辽国资项发【2004】15号文关于《东港市椅圈、北井子、汤池一带地热勘查》的通知要求,下达辽宁省第七地质大队承担完成。同年10月编写勘查设计,2007年8月结束一切外业工作,2008年提交成果报告。
北井子温泉勘查完成实物工作量,1/2000地形工程测绘3平方公里,钻探孔14个,总进尺962米,抽水试验2孔,4次降深,水分析12个,物探物理点1486,综合测井3600米。施工温泉井一口,井深180米,在115米揭露热储构造,抽水水温51℃,日出水量1200m3,初步查明了该地区地热地质特征、地热热源、地热通道及热储条件。所进行的热储资源计算和可开采量计算为地热水的开发提供了资源依据,扩大了该地地热资源前景。
项目由负责人姜志远,并由蒋万平,郭永波,李金珅,曾湘敏,张琳琳,张兆军,李彦卿等人参加完成。
2011年10月-2013年由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下达地热勘查88号文件,对北井子温泉进行进一步勘查,提交地热开采井一眼。投入的方法为水文、物探、测量及钻探工作。工作区均为厚度较大的第四系覆盖,地热井位主要由物探来确定,完成物探各方法工作量为:高精度地面磁测59.2km2,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法剖面3条,232个物理点,加密电测深法470个物理点,大地电磁测深法365个物理点,综合测井2800米。通过对物探成果的综合分析解译,在北井子已知温泉出露点的北西550米处新发现一条北东走向、南东倾向的热储构造带。通过钻探揭露在85-120米见到热储构造带,温泉水自流,抽水试验结果水温67℃,日出水量大于1350m3,取得较好的勘探效果。项目负责人:郭永波,参加人员:姜志远、张健、唐秀静、纪强、刘金鹿、孟宪伟等。
6、丹东市锦江山至草莓沟一带地热,矿泉水普查
丹东市锦江山至草莓沟一带地处丹东市北部,是丹东市主要风景名胜区。
辽宁省地矿局与丹东市政公用局共同确定此普查项目,由七队承担完成,项目起始于1992年8月,历时4个月,当年年底完成此项普查任务。
完成1/1万19.6平方公里的水文地质填图,构造地质填图和地质填图。完成对称四极测深,五极纵轴测深,联合剖面法,激电中梯等物理点共1634个,井温梯度测井800米,电阻率测井600米,米测1/5千100测点,试样88个,测地工程1/1万48.9公里,钻探2孔,总进尺120米。
通过地质构造填图,地面物探,水文地质测绘,钻探验证等手段,未发现明显的浅部热储构造异常,但地下水偏硅酸(H2SiO3)含量高。特别是花岗岩γ52出露地段,有16个样品偏硅酸(H2SiO3)含量大于25mg/L,占取样总数的31.37%,已达到饮用天然泉水国家标准,其中有两井1泉已达饮用天然矿泉水( GB8537—87)标准。其主要原因是地下水循环达到一定深度后,受地热增温的影响,构造裂隙水的溶解力有所增强,因此在花岗岩中偏硅酸(H2SiO3)含量偏高。
项目由七队承担完成。主要技术人员有王维盛,姜志远,杨维雅。
7、岫岩县仙人嘴温泉勘查
岫岩县仙人嘴温泉位于县城西部5km的前营镇,该区为地热的盲区,通过收集地热地质资料发现在西山铅矿的巷道内有温泉水出露,水温达到40℃以上。由于竖井内温度较高,开矿施工困难。根据该线索推测该区具备温泉的可能性。1996年我队与岫岩县五金公司签订温泉井勘探协议,建议施工一口温泉井。地质专业李益勤同志、水文专业王京宝同志及物探专业孙运道、高新远、张勇同志首先进入现场踏勘、水文地质调查及物探施工,投入的物探方法为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法222个物理点、垂向电测深法32个物理点,通过对物探资料解译分析,设计温泉井一口,井深300米,当钻进到210米,温泉自流,水温46℃,水量24T/h,取得较好的勘探效果。
8、岫岩县丁家沟温泉勘查
丁家沟温泉位于岫岩县城西侧3.5km,工作区为山上。通过收集1996年仙人嘴温泉、西铅矿的钻探及水文地质资料分析研究,认为该区具备成热的可能。1998年通过详细的物探勘查,投入的物探方法为视电阻率联合剖面312个物理点及垂向电测深103个物理点,对物探资料综合解译,结果在岫岩县丁家沟山上为岫岩县萧雅温泉公司设计一口温泉井,设计井深550米,当钻进504米开始揭露热储构造带,到540米终孔。当时抽水水温48℃,水量32T/h。温泉井设计人郭永波,参加人员姜志远、高新远、张勇、李文、孟宪伟、赵福军等。
9、庄河市步云山温泉勘查
1998年之前,步云山乡只在小姜屯的沟谷中有天然的温泉出露点,水温26℃,水量小于0.1t/h。该区地热产出于燕山期的花岗岩体。1996年,辽宁省地质矿产勘查局集团由徐元路先生在庄河市步云山变电所东墙外布设并施工了一口地热勘查井,井深202米,抽水试验为干孔无水,但孔底温度达到51℃,为今后勘探提供线索。1998年5月由大连私营企业家李一立先生投资,辽宁省水文总站负责水文地质工作,七队物探工程处负责人郭永波主管前期物探勘查工作,投入的物探方法主要为视电阻率电测深、联合剖面及五极测深三种方法。步云山测区通过物探测试解译出5条热储断裂带,该区的主要热储为北西走向。根据物探解译的热储构造位置及产状分别在小姜屯和变电站西侧设计2口地热井,钻井由我队钻探二公司施工,小姜屯地热井深度280米,井口水温51℃,日出水量1200m3以上。变电所西地热井井深580米,井口水温58.5℃,日出水量1500m3。经国家计量检测单位检测认定:两口地热井水含氟、偏硅酸、偏硼酸,具有医疗价值的深循环热矿泉。庄河市步云山温泉井勘探物探项目负责人郭永波,参加工作的技术人员高新远、赵福军、孟宪伟、张勇、张兆军、张志庆、李彦卿等。时间:1998年-1999年。
10、辽宁省丹东市金山温泉勘查
金山温泉位于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周边地层主要为印支期二长花岗岩。该区1996年进行矿泉水调查,发现了18℃,含氟、含硫化氢的低温水。2011年辽宁宗裕房地产投资该区进行房地产开发,2012年4月由七队物探工程处进行前期的物探测试工作。投入的方法为大极距的加密视电阻率垂向测深及大地电磁测深(MT)测量,完成大极距加密电测深88个物理点,大地电磁测深69个物理点,解译隐伏北东走向的断裂构造带两条,物探设计孔深2000米。当年9月开始地热井钻探,2013年3月11日成井结束并抽水,抽水两小时的水温长到52.8℃,水量58T/h,动水位只降到7.8米,当停泵不到一分钟,温泉水自涌出井口。该项目的成功将丹东温泉开发向市区又靠近了一步,成为丹东市温泉旅游项目开发的北大门。金山温泉的勘探成果得到辽宁宗裕房地产及丹东市元宝区政府的高度评价,丹东晚报及辽宁电视台均进行了传媒。该项目负责人郭永波,施工人员:唐秀静、刘金鹿、彭德阳、孟宪伟等。
11、辽宁省丹东市独木桥沟温泉勘查
独木桥沟温泉位于丹东市振安区老古沟村,距五龙背温泉11km。工作区周边地层主要为燕山期闪长花岗岩,该区为地热勘查的盲区。2013年8月由七队物探工程处进行前期的物探测试工作。投入的方法为放射性元素氡气测量、视电阻率联合剖面、大极距的加密视电阻率垂向测深及大地电磁测深(MT)测量。完成氡气测量24个物理点、大极距加密电测深64个物理点,大地电磁测深48个物理点,解译隐伏断裂构造带3条,物探设计孔深2200米。2013年11月15日开始地热井钻探,2014年7月成井结束并抽水,抽水3小时的水温长到47℃,水量620T/d,动水位降到280米。丹东市独木桥沟温泉勘探成功确保丹东评为中国温泉之城的品牌。项目负责人郭永波,监理邹有缘,参加人员姜志远、刘金鹿、蒋万平、孟宪伟。
13、辽宁省本溪市张其寨温泉勘查
张其寨位于本溪市北30km的石桥子经济开发区,该区地层主要为太古代混合岩,地下水贫乏。2013年七队物探工程处在规定区域内开展工作,投入电法的联合剖面、加密电测深、大地电磁测深(MT)及可控源电磁测深(CSAMT)四种物探方法,解译3条隐伏的断裂构造带,设计勘查井位一处。钻探由地质八队施工,井深2200米,成井抽水温度31℃,水量310 T/d。物探负责人郭永波。
14、辽宁省本溪水洞温泉勘查
本溪水洞为国家级著名的4A级风景名胜区,为增加该区的温泉旅游项目,2014年由本溪市国土局主管、市财政投资进行地热勘查。七队物探公司承担了前期物探勘查工作,第八地质大队承担钻井任务。水洞温泉坐落在本溪县小市镇西侧太子河的南岸,距本溪温泉寺温泉8.5km。区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奥陶系灰岩、青白口系及岩浆岩。2014年4月物探开展工作,投入的物探方法为大地电磁测深56个物理点,加密电测深8个物理点。由物探测试成果在本溪水洞工作区解译两条主要的断裂构造F1和F2,两条构造延深均较大,为热储构造特征,因此提供地热勘查孔位一处(zk1),设计孔深2200米。2014年9月进行钻探施工,0-350米为奥陶系灰岩层,350米-2000米为青白口系南芬组泥灰岩、钓鱼台组石英砂岩和混合岩交替互层,每层厚度不等,为构造叠加特征,说明寒岭-偏岭断裂为多期次大规模活动造成的该区地层叠加。当ZK1孔施工到1280米时,井口出现涌水,水温30.5℃,水量6.5T/h。提前见到勘探成果,当钻孔继续加深到1900米时,又见到一层热储,涌水量增加。2015年6月前抽水试验,水温达到42℃,水量1200T/d,勘查成果显著。该项目的勘探成果给本溪水洞的旅游又增加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该成果必将给地方创造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