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公司地质工作交流群中,一个关于获奖的链接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中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展评荣誉证书中,技术人员黄唯实的名字位列其中。
该奖项为全国范围内区调成果评选,其严格按照新修订的区调规范要求,按择优推荐,集中会评两个阶段进行评选,共评选出特别贡献图幅1幅,特优图幅5幅,优秀图幅20幅。黄唯实参与的大楼房福(1:5万)获优秀图幅奖。
近年来,公司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沈阳所)开展合作,择优将年轻技术人员送到该所参与项目实施,进行锻炼培养,学习沈阳所先进的找矿理念和工作方法。黄唯实是首批受益者。
2017年至2018年,黄唯实被借调到沈阳所,跟随那里的高学历技术人才开展辽宁1:5万汤山城(K51E023017)、五龙背(K51E023018)、大楼房(K51E024017)、丹东市(K51E024018)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在2年工作时间里,黄唯实负责基础填图工作、室内整理和部分报告编写工作。他坦言,由于工作技术方法的不同,起初也有过不适应,但他告诉自己,来沈阳所是要学东西的,必须要在短时间内适应。对沈阳所采用的数字填图技术掌握不牢,他就利用休息时间勤学多练,一个星期后就已经可以熟练使用该技术进行工作了。
他同时也把“学东西”的理念贯穿在具体工作中。作为一名地质新人,黄唯实虚心求教于沈阳所的技术大咖们。填图时,他把自己不能准确定名的岩石标本背下山,交给所里的技术人员进行岩石命名和岩性描述,而他就默默地跟在一旁学习,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对于笔者让他谈工作辛苦的要求,他则一反之前讲述工作过程的滔滔不绝,深思片刻,说:“没有什么,和平时的工作都是一样的,有遇到蛇的,有被马蜂蜇的,但都是所里其他同事们的经历。”
外调两年,黄唯实可谓收获颇丰。首先,他熟练掌握了数字填图技术。回归公司岗位后,他所在的地勘院开始采用数字填图技术,黄唯实作为熟练操作人,指导同事们学习使用该技术。目前,地勘院已经使用数字填图技术进行了几个项目的工作。其次,他对辽宁地区地质情况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他说,自己没有想过能获奖,但看到自己名字的时候,确实很高兴,是对自己两年来工作的肯定。交谈时他说自己又快要出野外了,干地质还是要到野外去,要在实践中学习锻炼、提高技能。